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大明镇海王 > 第335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59章

 

“如果真正为了效忠帝王,那就应该要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了,让父皇您少操心,治理好天下,守牧好一方,百姓富足,天下安宁,父皇您自然就可以少烦恼。”

“看看他们上来的这些奏疏,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有这种请安、问安,熘须拍马的奏疏也是一大堆。”

“看这些奏疏看的人眼睛都要眼花缭乱,还一个个都写得又臭又长,卖弄那点才学。”

朱厚照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懂什么事情的少年了,已经三十多岁的朱厚照在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落水,不久之后就直接领盒饭了。

但现在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的变动,弘治皇帝依然好好的,朱厚照也是好好的,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之中,但对于朝廷各个方面的事情那也是了如指掌。

这朝野的事情,他也是已经看的很透了。

“嗯!”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自己的儿子是真正长大了,懂事了,对于国家大事也懂的更多了,也不枉自己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的去培养。

“你这个北直隶布政使做的怎么样?”

随即, 弘治皇帝也懒得去管那些奏疏,和朱厚照聊起北直隶的事情来。

朱厚照现在也是已经成功的晋级为北直隶布政使了,掌管整个北直隶一省的事情,北直隶现在可是大明最富有的省,也是最发达的省。

单单是京城和天津两座城市就是大明第一和第二的城市,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农业也是极为的发达,交通便捷,发展迅猛。

“还行吧。”

“京津地区现在是我们大明发展最好的地方。”

“不过现在也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工厂、作坊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已经影响了京津两地日后的发展和形象。”

“我觉得吧,应该将传统的纺织业、水泥业逐渐的淘汰掉,让这些产业搬迁到其它的地方去。”

“而京津地区呢则是主要以汽车、机械、商贸、电力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污染小,产值高……”

矿业专营?

乾清宫内,弘治皇帝正在召集大臣给自己讲学。

这也是皇帝日常的必修课之一了,一般是召集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来给自己讲一讲一些历史、帝王之术、经典典籍之类的。

算是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一般能够给天子讲学的人那都是相当有水平的翰林院大学士,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的,至少也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了。

这能够进翰林院的那都是科举考试之中排名靠前的大才子,才华自然是不用怀疑的。

“古之帝王讲究勤俭节约,好学深思,治国讲究以仁义道德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不与民争利,劝课农桑,与民休养,自可成一代圣明之主!”

弘治皇帝听着侍讲学士将古之帝王的治国之道,脑海中也是在思索着。

这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话,为何朝代还会更迭?

这仁义道德、孝顺如果真的可以治天下的话,那为什么还需用法律?

说到底啊,这些不过是儒家历朝历代都在用来忽悠君王的东西罢了。

还是刘晋当初所说的是对的,朝代的更迭,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因为土地兼并的问题。

土地和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底层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了,一旦来个风吹草动,天灾人祸什么的,这些老百姓立即就活不下去了,自然而然也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什么仁义道德,孝顺之类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面前都是扯澹。

唯有老百姓能够吃得饱、穿得暖的情况下,这人才能够来说讲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什么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朝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还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没有大量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这个时候老百姓过的下去,自然而然就可以稳定,也可以繁荣起来。

可是伴随着土地的兼并,人口的增长,老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税赋越来越重了,这个朝代慢慢的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也就免不了要朝代更迭了。

大明能够有现在,还真的是依靠了对外的殖民和扩张,依靠了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和生产效率,所以才能够逆天改命,变的繁荣富强起来。

至于说儒家的这一套,它已经落伍了,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了。

“……所谓与民争利,是指天子、皇家不该与老百姓争夺利益,这天下本身就是属于天子属于皇家的,岂可再与百姓争利。”

“唯有让利于百姓,给老百姓一口饭吃,才能够让百姓更加富足,而天子则是可以收取更多的税收。”

对方讲着、讲着,弘治皇帝就听出了一丝的不对劲了。

这与民争利讲来讲去的,这什么意思?

这是在说自己与民争利了?

自己与民争什么利益了?

难道是说自己麾下的那些产业,这些产业可都是刘晋在打理的,自己也仅仅只是投资占股份了而已。

况且老百姓难道会去做买卖?

自己又没有和老百姓争利,所谓的民根本就不是老百姓吧。

另外用刘晋的话来是,以前的时候,那些盐商们掌握大明盐业的时候,一斤盐可以卖几十文钱,还给你渗沙子。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