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大明镇海王 > 第255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53章

 

不追求太多的情况下,一家人在自己家乡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这也是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也可以过的逍遥自在。

根本就没必要委屈,来受这样的委屈和苦楚。

“唉~”

听到刘晋的话,老王一把坐下来,无奈的叹口气。

他知道这下子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了,南京也只能这样了。

“好了,说一说江南这边的事情吧。”

“早点处理完毕,我也早点回京城去。”

看看老王,刘晋说道:“这江南是守旧派的大本营,总是在不断的反对我们的新政,想要再回到以前。”

“南京的事情还是小事,如果到了极端的话,可能会有更大的祸端出来,所以我们还是要想想办法,如果彻底的打击江南地区的守旧派。”

“你是浙江人,又在南直隶这里为官多年,说说你的看法?”

“宗族势力!”

听到刘晋的话,王守仁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

“整个江南,包括浙江,甚至于说江西、湖广、两广、福建等南方的省份,宗族势力远比北方这边强大得多。”

“往往一个乡镇里面就只有几个大姓的人,在这些地方,王法是大不过宗法的话,王权不下乡之下,宗族势力把持住地方的一切。”

“可能在别的地方,因为贫穷的缘故,故而宗族势力虽然强大,但却无法像江南这边形成强大的守旧派势力。”

“江南地区,物阜民丰,自古以来都是繁华富庶之地,故而一个大宗族往往有能力修建起属于自己宗族的私塾和书院,有资源和财力去培养读书人。”

“这也是江南地区文风鼎盛的原因,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因为这里富庶,所以有条件去培养读书人,才能够出大量的才子。”

“江南地区的读书人多,在朝为官的也多,这同门、同乡、同年之情也重,自然而然抱在一起,也就行走了江南士林占据大明半壁江山的局面。”

“宗族培养自己的族人读书为官,自然不是白培养的,也是要回报的,当官了自然也会想办法回馈自己的宗族,为宗族谋取利益,也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家族,像以前的徽商、盐商就是如此。”

“如果无法打破这个循环,这里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类似于徽商、盐商的存在,通过手中的权力窃取整个国家的财富,现在扫一遍这些大家族,但很快又会有新的家族出现。”

王守仁很是认真的说道。

他所在王家,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家是浙江余姚的大家族,赫赫有名,父亲王华是状元,祖上也一直都是书香门第,出过不少读书人。

他王守仁为了弄清楚工厂的运作模式,轻轻松松都能够筹集大量的银子去办工厂,这背后都是整个王氏家族在出力。

工厂里面的管理也都王氏家族的子弟在做事,王家的商行、殖民地、种植园等地也都是家族子弟在处理。

他王守仁根本就不用去管理,却是可以完全放心,他和父亲王华就像是王家的两颗参天大树,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家族,让所有的家族子弟都可以享受到余荫。

所以他对这些都很熟悉,清楚的知道江南这些家族的运作模式,本质上和王家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都是一样的。

“嗯~”

刘晋听完也是郑重的点点头,和自己所知道的差不多。

历史上的明朝到了中后期,党争非常厉害,浙党、楚党、东林党等等,其实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丘之貉,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谁的官员多,力量大,掌握的话语权多。

“那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王权不下乡的情况下是很难根本性打击到宗族势力,即便是王权下乡了,在地方宗族,也还是地方的宗族说了算。”

“其实你在海外以及关外就做的很不错,各地迁移过去的移民,都进行打乱混杂的居住,彻底消除了宗族势力。”

“在海外和关外,宗族势力就没有任何的根基和土壤,但是在我们大明本土,我们不可能这样去做。”

“我们能够做的或许就只有想办法改变他们的教育方式。”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第一个是削减江南地区科考录取的人数,打击传统的私塾教育,大量的取缔各地宗族所办私塾、书院,让孩童上新式学校。”

“新式学校无法考科举,也就断了他们通过考取科举获得权力再回馈自己家族的途径,时间一久,自然也就难以形成强大的宗族势力,也就会和其它地方的宗族差不多。”

“第二个就是推进城市化发展,将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之中,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之中,自然而然也就能够打破原有的宗族势力影响,将庞大的宗族分解成无数的个体。”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用我们去做什么,它都已经自然在发展之中,大量的工厂、作坊、商行的涌现,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大量的人口前来城市务工、定居。”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开户籍的限制,允许人口的自由流通,取缔原先限制人口流通的一些制度就可以了。”

王守仁思路非常的清晰,直接就命中了要害。

“不错,不错~”

刘晋听完,眼睛都亮了起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