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大明镇海王 > 第197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75章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后世金大侠写的那种武侠。”

看多了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刘晋都有些想吐了。

其中的内容看到了开头就能够知道结尾,而且才子、佳人对于刘晋来说没有一丝的吸引力,还不如看看鬼故事来的精彩。

微微摇头,没有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脑海中又开始响起现在的朝廷大事来。

最近早朝都已经吵成了一锅粥,几乎每天上早朝,朝着的大臣们都要争吵一番。

不为别的,为了铁路争吵。

随着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多,这体验过火车之后,大家都会火车的强大所深深的震撼,自然而然也是清楚这个火车对于一个地方的交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紧随其后的五年规划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有铁路经过的省份和地区自然是高兴不已,纷纷奔走相告,期待着朝廷这边能够早日动工修建铁路。

而没有铁路规划的省份和地区,那自然是不甘心、不开心了,事情也是由民间逐渐的闹到了朝廷之上。

各省、各地去的官员也是纷纷向弘治皇帝这边上书,要求修建铁路什么之类的。

最终也是变成了朝堂之上的争吵,来自各个地方的官员都想要朝廷将这个铁路干线改到自己的家乡去,或者是早一点先修经过自己家乡的铁路干线。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事,吵来吵去,也不过是争下谁先修,谁后修,但迟早都会修的。

刘晋现在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去降低铁路的修建成本。

从京津铁铁路的修建来看,修建铁路,一里的成本需要五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显然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京津铁路经过地区大部分都还是平原地区,这成本都已经如此之高了,这要是经历山区、丘陵地带,到处都要架桥、钻洞的话,这个建造成本还会更高。

这对于大明的铁路计划是非常不利的。

大明的国土实在是太大了,随便规划一条铁路,随随便便都是几千里,也就是随便修建一条铁路都需要上亿两的白银。

大明尽管非常的富裕,但银子也不是这样花的,该省还是要省的,这造价太高的话也会大大的影响铁路的发展。

“难道真的要学白头鹰,使用大量的奴隶来修建铁路?”

刘晋陷入沉思,修建铁路最大的一个成本、开支就是人工的开支,如果大量使用奴隶来修建铁路的话,成本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后世的白头鹰修建贯通东西的大铁路,每一段铁路的下面都埋着华人的尸骨,从这里就知道修建铁路在没有大量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

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奴隶并不缺,世界各地都有大明人的奴隶来源,轻轻松松弄个几十万奴隶出来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咚咚~”

“老爷,京津铁路商行经理何云求见~”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公子~”

刘晋的书房内,何云来到刘晋的面前,非常恭敬的说道。

“坐吧~”

刘晋笑着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多礼。

何云来自己府上,刘晋当然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

一个是向自己汇报京津铁路的运营情况,铁路通车了,到底赚不赚钱,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自己的投资有没有回报的事情。

另外一个就是在接下来的大明铁路规划发展上面,京津铁路该如何去走,作为大明的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拥有很大的优势。

铁路的建设、维护、运营、管理、维护等等诸多方面,京津铁路都摸索出了经验,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而铁路关系重大,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京津铁路没道理在这方面不跟进,这是一块超级蛋糕,随随便便扯下一块都够吃了。

要知道铁路相关的利益极其的庞大,后世的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争着、抢着给我们修铁路,还不是因为铁路关系着方方面面的利益。

铁路沿线的周围地区的资源、铁路火车站周边的土地等等,只要掌握了铁路,那就掌握了铁路所能够带来诸多方面的利益。

“公子,这是京津铁路运营满一个月的财物数据,请您过目。”

何云将一份报告恭敬的递到刘晋的手上。

刘晋麾下的产业非常多,在管理这些产业方面,刘晋是采用了后世的一些规章制度,主要抓人事、财物和重大决策这三个方面,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重视财务数据。

故而刘晋麾下的产业虽然多,但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发展的也相当不错,为刘晋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嗯~”

刘晋拿过数据报表也是仔细的看了起来。

京津铁路从十月开始通车一直到前两天,刚刚好满一个月。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京津铁路总共发车三千两百列火车,其中有一千列火车是用来运输旅客,两千二百列火车用来运输货物。

总共运载旅客超过两百万人次,运输货物超过三亿斤,营业收入超过五十万两白银。

看到最后的数字,刘晋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京津铁路算是整个大明最有价值的铁路,连接的是大明现在最大的两个城市,别看仅仅只有一百多里,但这一个月能够干到五十万两银子的营业。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