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大明镇海王 > 第102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9章

 

“这极其不符合朝廷修建水泥公路的初衷和目的。”

刘晋本来都昏昏欲睡,这该死的早朝,每天很早就起来上早朝,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

可是偏偏自己已经位列户部侍郎,三品大员,连站着打盹都不行,只能够硬撑着,盼着早点下了早朝回去睡个回笼觉。

谁知现在听到刘健的话,刘晋顿时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果然,自古以来涉及到修桥铺路这样的好事情,朝野上下都免不了一番争执,连内阁首辅刘健都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家乡叫冤了。

“臣等以为刘公所言甚是~”

刘健的话说完,立即有河南籍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态了。

对,刘健说的对,这水泥公路的规划真的不合理,怎么绕来绕去的就是绕过了我河南呢,这可不行,河南可是很重要的,坚决不行。

这线路必须改,必须改到河南去。

“刘大人,还请示下,这线路该怎么改,在下也好去办?”

工部尚书曾鉴就不爽了,这事情闹到弘治皇帝这边,这不是说自己这个工部尚书不称职嘛,你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衮衮诸公的面,你就直说怎么改呗,看看有没有人出来怼你?

“是啊,刘爱卿,你说说这个线路该怎么改啊?”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总算是明白了,顿时就忍不住笑了。

这种事情嘛,刘健出来替自己老家河南喊冤那是再正常不过了,随便换一个也会如此。

修水泥公路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大事,能不高度重视,能不去据理力争?

而且这事情,它就是适合大声的去争,去表面自己态度的事情。

因为无论是上面的弘治皇帝还是下面的百官,又或者是家乡的父老乡亲,那都是会觉得你这样做的是对的。

尽管未必有用,但该争的还是要去争的。

“以臣之见,这东线南下的线路,应该改由北直隶经河南再直下南直隶,山东三面靠海,海运极其的便利发达,这水泥公路,明年再修也不迟嘛。”

刘健想了想也是说道,改北面的线路是肯定没戏的,因为北面的线路很重要,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都很穷,都需要大规模的移民出来,去辽东也好,去海外也好。

另外也是关系到大明西进的大事,是没有办法改的,但是东边的可以。

“臣反对~”

一听要改掉山东路线,顿时来自山东的官员又怒了,一个个纷纷的站出来。

特别是户部尚书佀钟,那更是气的胡子都飘起来了。

好你个刘健,你信不信这线路改了,我一文钱银子都不批,竟然改掉我大山东的路线来。

“陛下,臣也有话说~”

“为何这规划的南方水泥公路当中只有北方的,却是没有南方的?”

这边山东和河南的官员们吵个不停,彼此吹胡子瞪眼睛的,那边南方的官员们又不开心了,因为这新规划出来的水泥公路竟然没有南方诸省份什么事情。

这怎么行,必须要去争啊。

弘治皇帝坐在高堂之上,整个人都笑呵呵,原先一个个都说不要征税,不要征税,现在好了嘛,有钱了,准备修水泥公路的时候,一个个都争成什么样了。

微微扫一眼,看向刘晋,发现这货似乎好像心思不在这,似乎在想一些什么事情。

事实上,此时刘晋确实是没有关心这种事情,刘晋此时在想的是建立大明海军学校的事情。

关于大明海军的构想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

内阁首辅刘健和户部尚书佀钟两个人依然还在吹胡子瞪眼睛,朝堂之上争论不停,一直没有一个结果,而且也不会什么结果。

这种事情上,其实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以前是朝堂穷,没有什么钱,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大项目了。

以前要是搞点什么大工程、大项目,那都是会遭到群臣强烈反对的。

一来没钱,二来更多的可能就是劳民伤财了。

比如以前弘治皇帝想给龙虎山上清宫新建上清殿,这事情就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最后因为朝廷国库空虚不得不终止。

没有银子想办大工程,那是需要征用数以万计算的老百姓,用徭役的形式来,同时需要的各种各样材料也是会要求各地去收集和运输。

工程量浩大,劳民伤财这是真的,并不是假的。

而且往往都对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好处,你说这修建上清宫对老百姓能够有什么好处?

于国于民有利的京杭大运河却是将大隋朝都给整倒了,无数人只看到了修建随行大运河花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是没有看到这京杭大运河即便是现在都依然还在惠及两岸,惠及神州南北。

这一次,朝廷修建水泥公路情况就不同了。

大家都看到了修建水泥公路的好处,同样也是早就已经定下了修建水泥公路的原则,所有的费用、材料、人力等等都是朝廷出银子来支持。

这就很棒了,意味着沿途的老百姓不用被征徭役了,去做事那是有银子拿的,有钱赚的,这修好了路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大家自然要争,而且一个个都争的很凶。

“两位爱卿就不用争来争去了,也不过是早一年、迟一年的事情。”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