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71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16章

 

“全都铺在地上。”

崇祯皇帝伸手道:“南卿,现在所设的几处河道巡抚衙门,对各自所辖区域,勘探河床、河道等事,都汇总的怎样了?”

“启禀陛下,基本上都已汇总清楚。”

南居益拱手作揖道:“我大明北方诸省治下,所设几处河道巡抚衙门,在各地赈灾行署的配合下,取得的进展很大。

过去很多推诿的事情,都得到相应的落实,包括很多变更的河床位置,全都进行相应的明确……”

崇祯皇帝脸上笑意多了。

河政治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超出寻常人的想象,所牵扯到的层面,特别是在地方官府这边那就更多了。

像治理黄河、治理运河、治理淮河等主要水域,涉及到的不是一个省,而是多个省,这无疑都加大了治理难度。

听着南居益所禀明的情况,看着十几名内廷宦官,跪在地上拼凑着一份份舆图,崇祯皇帝看着上面的水域分布。

“河政的治理工作,是整体性的统筹治理过程。”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神情严肃道:“像过去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算砸进去的银子再多,1000万两,2000万两,该泛滥的时候,还是会泛滥,该溃堤的时候,还是会溃堤。

毕竟在朝廷看不见的地方,多数治河银子都进了私人口袋,成了某些硕鼠贪官,安于享乐的赃银。

将河政治理的相应权限,根据水域分布的不同,集中分到特定的衙署直辖,并且让沿途地方官府进行协助,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南居益点头应道:“的确是这样的态势,像过去朝廷独设一个总河,来管理全国的河政事宜,很多时候根本就管不过来。

主要负责的水域,就是黄河水域,毕竟黄河一旦泛滥,所影响到的地方众多。

而对运河、淮河等处水域,多数都集中在各地总督、巡抚的手里,治河权限的分散,每个人的想法又不一样,就会造成很多差异性。

可现在却不同了。

治理黄河水域,就由治黄河巡抚衙门负责。

治理淮河水域,就由治淮河巡抚衙门负责。

治理运河水域,就由治运河巡抚衙门负责。

这些治河巡抚衙门间,有什么需要协调商榷的事情,就能参考所定治河纲要,进行相应的会晤和商榷。”

河政方面的人才,是历朝历代最紧缺的,也是最重视的,因为河政方面不清,就会动摇统治根基,这也使得崇祯皇帝格外重视此事。

从崇祯二年末开始,就积极筹建的河政培养机制,一直都在筛选和培养人才,这也使得所设的各地治河巡抚衙门,渐渐的变得充盈起来。

河政建设(2)

“河政建设的关键,就在于用何种形式治河,用何种理念治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崇祯皇帝撩起裙摆,俯瞰着身前河政舆图,朗声道:“倘若思想不能统一,就算治河人才再多,也无法确保大明河政的安稳。

万历朝的潘季驯,所提出的很多治河理念,在朕看来是好的,是有益的,特别是束水冲沙法,是治理黄河的良政。

潘季驯所提治黄通运方略,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甚至是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要是朝廷和地方能坚决的贯彻落实,朕相信不出十载,肯定能见到成效的。”

河政建设不怕砸银子,毕竟想统筹好河政治理,没有海量的银子兜底,就想让主要水域确保安稳,那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河政建设最怕的就是海量银子砸进去,依旧是今年涝,明年溃,后年崩,一丁点治河成效都没有见到,却养肥了一批贪官硕鼠。

河政方面的官员,就算是随便贪一两笔,那都是以十万两来计的,毕竟所过手的银子规模太大了。

这也使得崇祯皇帝对河政方面所设衙署,不管是在内部监察,还是在外部监察,所下的功夫和精力最多。

南居益微微欠身道:“时下在京城所筹河政学院,包括各地所设分院,都严格遵循潘季驯所提治河理念,进行相应的培养。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黄河、淮河、运河几处治河巡抚衙门,对各自所辖流域的勘探,都进行了细致汇总。

特别是高家堰堤坝,附属的蓄水库等工程,明确要进行重修,如果能解决好这些工程建设,并逐步用水泥进行替换,相信要不了十载,我大明……”

对具体的河政建设,崇祯皇帝所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他不懂不要紧,大明治下有治河良才懂就行。

就算是大明天子,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不过崇祯皇帝却明白一点,涉及到相应领域的谋划,确保好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明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就行。

“卿家就直接讲明,要统筹治理好大明河政,需要耗费多少银子吧。”崇祯皇帝盯着眼前的舆图,伸手对南居益说道。

“陛下,只怕需要3000万两银子,这还是最少的。”

南居益硬着头皮,拱手作揖道:“不过臣可以向陛下保证,包括那些治河巡抚,都能向陛下保证,朝廷能逐年分批调拨这批治河专项银,最多十年,我大明河政绝不会出现……”

“朕准了。”

崇祯皇帝眸中掠过精芒,朗声道:“别说是3000万两银子,就算是4000万两银子,要是能扭转大明河政,年年溃,年年崩的境遇,确保大明各地的安稳,这笔银子的支出就是值得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