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50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7章

 

次日清晨,高欢尽起大军押解十六万俘虏,向长安而去,父子俩都在关中的情况下,高欢不可能分兵把十六万俘虏送往洛阳。

此外将俘虏押去长安,沿途也可以震慑关中豪杰,例如于伏德等人。

于伏德协助东魏降卒举义,发动家丁私兵占据了咸阳,这种行为按理来说定然是有功的,但这些土著豪强拥有的实力还是引起了高欢的重视,他已经在估摸着到时候找个理由,将于伏德等人派往关东为官。

长安子城,慕容绍宗站在城墙上,目睹了此前宇文泰领一万六千余骑奔入长安的画面,起先虽然有所猜测,但他还不能确定前线战场的胜负,直到不断有西魏将领带着少量轻骑陆续狼狈而回,慕容绍宗心底的一颗石头在终于落地:这一战,必然是胜了。

只可惜,麾下尽是步卒,否则慕容绍宗怎么也要领军出城截击,抓些俘虏回来。

宇文泰回到长安以后,立即领着将士们搬运府库库存,实在带不走的,也选择放火烧毁,决计不能留给高家父子。

有部将建议大索全城,让士卒发泄以及劫掠财物,昂扬士气,却被宇文泰拒绝,哪怕是要退往陇山,甚至可能会被逼得入蜀,但宇文泰还想着将来要打回长安,虽然这件事的难度着实不小。

若是眼看要放弃关中,于是放任士卒祸乱长安,将来再要回来,可就要面对军民同心御敌的局面。

身处禁宫中的元宝炬得知前线大败,惊恐不已,别人落在高氏手里,或许还能求活。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自己这个西魏天子只有死路一条,高家父子不杀他,元善见也要杀他,当年元善见之父一日之内就一连闷杀了元朗、元恭、元晔三位废帝。

好在宇文泰并没有放弃元宝炬的打算,哪怕有袭占巴蜀,向南梁称臣的可能,但等缓过劲来,北伐关中的时候,还是要用到元宝炬这杆大旗,毕竟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关西天子,多少应该还有点号召力。

宇文泰的亲族们都在整理行囊,准备随他撤离长安,其中就有不情不愿的宇文小姑。

她是真想留在长安,等待情郎入城,从此与他双宿双飞,但这事开不了口,若与旁人说自己要留下来,届时谁都能猜到她心里有鬼,很轻易就能把她与降卒叛乱联系到一起。

宇文小姑也只好随着众人一起收拾包裹,却在暗地里盘算着还是要找机会留下来。

若高澄知道她的心思,定然是要豪言哄骗,让她继续跟着宇文泰走,好为自己效力,毕竟小高王身边美妾如云,不缺她这一个,哪能体会到宇文小姑的相思之苦。

宇文泰知道时间不等人,将长安府库搬空、烧光以后,立即召集众人,准备随他撤离长安,先往陇山去。

陆续逃回来的将领们自然携带了家眷,士卒们也纷纷偕老妇幼,好在都是骑卒,一人双马,可以腾出一匹马来拉车。

而那些迟迟未归,不知生死的将领,如于谨、李弼、李远、韦孝宽等人的家眷,宇文泰也没强迫她们离开。

他知道这些人或许已经降了高氏,但靠家眷胁迫这种手段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使当年的情分尽消。

如今将这些家眷留在关中,让他们能够团聚,降将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到底是要念这一份情,将来真有北上之日,或有易帜之时。

宇文泰以为不管是死是降,这些人的家眷都不会被为难,降了自不必说。

对于守节而死者,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怎么也应该嘉奖这种行为,让麾下将领们效仿才对。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小高王这种思路清奇的人物。

一切就绪,随着宇文泰一声令下,众人随他出城向西,这是一支庞大且臃肿的队伍,不止有一万六千骑卒以及将领们的家眷,还有上万长安卫戍部队及其家眷,与大量物资。

宇文泰当然知道这些人会拖延脚步,但若让将士们弃家不顾,只怕会激起兵变。

更让他为难的是,由于东魏多年不做人,比如每年都要来关中践踏禾苗,名声臭得很,居然有许多百姓自发跟随,那场面像极了刘皇叔撤离新野城。

长安

宇文泰扶老携幼润往陇山的途中,小高王这个活曹操也终于拍马赶至长安周边。

慕容绍宗在西魏军事力量撤离后,立即带领反正的东魏降卒出子城,入长安,控制了这座西魏都城。

作为高澄麾下大将,慕容绍宗也知道他的脾性,不可能宇文泰与民无犯,自己却放任降卒在城中劫掠,入城前,他就已经重申军法,严格约束部众。

其实慕容绍宗在降卒之中并无太高威信,但西魏在前线战败,高氏即将入主关中,这时候一众降卒也都收敛起来,将校们更是唯慕容绍宗的指令马首是瞻。

究其根源,这些鲜卑降卒都希望重返军中,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这辈子都不会去种田。

得到高澄哨骑报信,慕容绍宗率领降卒中的主要将领出城迎接,不久,便见到了三万骑奔驰而来的景象。

“苏绰呢?苏绰何在!”

高澄勉励慕容绍宗以及降卒将领们后,忍不住与慕容绍宗问道。

他盼苏绰可盼了太久,甚至连见面的说辞都已经准备好了:‘不喜得关中,喜得苏令绰。’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