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中文网
JJJ中文网 > 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 > 第10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8章

 

原本栽种了各种云株雾草,如今全被拔了个干净,腾出石板铺就的宽广平地,一群或执棍棒或拎绳索的健壮家丁肃穆而立,中间有七八个人被按在地上,正劈里啪啦打着板子。少商注意到他们都没被塞嘴,似乎故意让他们发出惨叫好让什么人听见。

袁慎站在廊下,宝蓝色的织锦绒氅凌风飘然,其人长身玉立,风度閒雅。

少商一愣:「你怎么在这里?」这里是内宅吧。

袁慎衝着少商微微一笑:「今日家母来了。」

被凌不疑派来跟随在少商身后的梁邱飞冷着脸,拱手道:「卑职见过袁公子。」然后不等少商和袁慎寒暄两句,他又催促道,「女君,时候不等人,您赶紧进去问曲夫人吧。」

少商想想也对,就衝袁慎一颔首,迅速脱履上阶钻进内室。

此时室内的情形十分有趣,恰如一幕活剧。

上首正中高坐着一位素衣夫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容貌甚美,就是神情落寞,带着一股衰苦之气,仿佛对这世上什么事都不甚在乎。头上绾着一支剔透的白玉簪,耳畔两粒白玉坠子,左腕一枚回字纹白玉镯,腰间却系了一挂突兀的朱红色琉璃连珠佩——这人想必就是袁母梁氏。她听闻奴婢传报少商的名字时,多看了女孩几眼。

曲泠君跪坐在梁夫人身旁,似比昨日更瘦了,形容憔悴不堪,修长的身子仿佛只剩一副骨架子了。她的心腹侍婢幼桐陪在一旁。

下首则是一名面容凶悍的中老年妇女,咬牙切齿的瞪视着梁曲二人,若非身上被两名健妇牢牢的按住,想是早就跳起来衝去殴打曲泠君了。

梁媪被压的动弹不得,从牙缝里迸出来:「我是你庶母!你敢对我无礼!」

梁夫人道:「……当初我就不赞成父亲娶你。门第微寒还只是小事,你这人狭隘浅薄,私心用甚。从不懂什么叫顾全大局,只知自己眼前的利害。如今好了,你将太子殿下拉下水,阖族人的性命前程你都不管了,家中哪位长辈还会来为你撑腰?别做梦了。」

梁媪恨声道:「难道眼睁睁看着我儿惨死,这贱人却能逍遥脱身?!」她看向曲泠君的目光仿佛要活活吞噬了她。

「案情尚未明白,不可草率行事。」

「放屁!你们一个个都自恃出身高贵,一直看不起我们母子,可阿尚到底是未来的梁家之主,我到底是你父亲的遗孀……」

「所以我说父亲不该娶你。这世上,是先有梁家,再有梁尚。就凭梁尚的本事,若没了梁家,他又值得几钱?还有,我跟你透个底。这次不论结局如何,你这遗孀夫人都做到头了,你会被看管起来,『好好养病』。」

梁夫人神情冷漠,发落梁媪仿佛只是将一隻蟋蟀拨进瓦罐。说完这话,她让奴婢堵住梁媪的嘴,不想看她惊恐惧怕的神情,转头向着曲泠君。

「我原以为你是个聪明人,好好一桩婚事却弄成这样。梁尚打你,你口不能言身不能动么?你父兄也不是不顾你死活之人,早些闹出来,也不至于如此。」

曲泠君面容苍白,神情颓然:「起初我要绝婚,梁尚要胁在外面说我与太子暗通款曲,私相授受。彼时我年纪小,一时被吓住了。有孩儿后,我看出梁尚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于是又想绝婚。他却阴毒的说,说就算我能走,孩儿总是要留下的,小小孩儿不知能活几日……我就又犹豫了。」

「再说,梁曲两家当年势如水火,好容易才和好,我怎能为我一人之故就坏了大局。可是该怎么办呢,日子总要过下去的,是以我暗中物色了几位身手了得的武婢,让她们常伴身边,梁尚就不大敢对我再动手了。其实,我只有前头几年是真的有苦无处说,后来,梁尚打我几下,我一定让武婢打回去。不信让仵作看看,梁尚身上也有伤。」

「这几年梁尚本来消停许多了,谁知来都城后故态復萌,可是今时今日我哪还会再忍他。几日前,我已将这事向州牧大人和盘托出。堂兄虽然十分为难,然而依旧答应我,如若我与梁尚绝婚,就将两个孩儿带走,请族中和善有德的叔母抚养。所以,我为何要杀梁尚,我早有脱身之计了!」

说到最后一句,曲泠君多少有些激动。

少商暗叹一声。难怪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昨日知道曲泠君常年遭受家暴时,她心中其实有些不屑,觉得只有软弱无能的女人才会忍耐这种破事,这曲泠君也不过如此。现在想来,果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梁夫人也久久默然。她转头朝少商道:「你既奉了长秋宫的令,想问什么就问吧。」

少商点点头,端坐凝神,开始发问。

「中午去书庐送饭的究竟是谁?」

「是幼桐。她披着我的绒氅去的,我不愿让府里的人知道我出门了。」

「可梁公子看见幼桐后,难道会认不出?」

「他知道就知道,反正我已与他撕破了脸。有些事,心照不宣罢了。」

「所以那书架的确是梁公子推倒的喽?」

「唉,他看见幼桐前来,立刻知道我出门去了,于是发脾气推倒书架。不过他当时沉迷于镂刻中,不愿中断,只是扬言等我回来再好好算帐。」

少商摇摇头,无声叹息——这案子真是曲折离奇极了,昨日推算出来的可疑之处,居然反而都是真的。

「还有那口书箱,夫人能确认里头究竟是什么吗?」

「我知道程小娘子的意思。梁尚此人无才无德,唯一痴迷的就是金石镂刻。那些书是我之前就备好的,一直留而不放,就是想在要紧时顶一顶梁尚的怒气。但前日抬进书庐的那口书箱,我确认里头的的确确都是书,绝不是被人掉包的尸首。」

「夫人为何如此确定?」少商觉得奇怪。

曲泠君面有羞惭之色,定定神,坚定道:「那日我从紫桂别院回城,沿途遇到一位晒卖古籍的老翁,便顺手买了一卷。回家后,我让人将我院里的书箱抬过来,就在去书庐的湖边小径上,我亲自打开书箱,将最后一卷书放了进去。此后,家丁一直在我身旁抬着书箱,再未离开我身边。那油布底下为何有血迹,我是真不知了……」

少商皱眉沉思。既然那书箱在曲泠君院中已摆放许久了,想来有人趁机在油布下做了手脚,曲泠君及其侍婢未曾察觉,也是自然的。

她忽想到一事,奇道:「可那日在书庐里,我见那书箱里只有几卷书啊。」

曲泠君面露隐痛,哑声道:「……我与梁尚名为夫妻,实则连泛泛之交都不如。那日我进书庐后并不想与梁尚打交道,说了几句梁尚没有搭理我,我以为他在发脾气,也懒得理他,就自己打开书箱,将竹简一筒筒放进最外面的那座书架。放了一半时,我发现始终无人回应,这才奇怪起来。我绕过书架和屏风,看见梁尚竟靠在西墙上,身上插了一把刀,我吓倒在地上,将人都叫了过来。」

少商无语了,这是什么巧合啊。

「夫人这样解释固然可以,可纪大人的说法,哦,不止是纪大人……旁人都说,是你将梁公子的尸首从书箱内拖出,靠墙放好,然后将书庐内的书搬几捲进箱子做样子。」虽然梁尚的书庐里没多少书,但填满一个书箱的竹简还是够的。

侍婢幼桐忽道:「女君在湖边打开书箱时,几个家丁都看见了,箱内的确没人啊。」

少商叹道:「那几个家丁是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吧。都替夫人抬尸首了,何况区区隐瞒。说出去,人家不会信的。」

幼桐待了一刻,扑到在地上痛哭道:「那日奴婢就说了,就由奴婢认了这杀人罪过,可女君偏偏不肯!」

曲泠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